事关2025年春运,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2025年春运自1月14日起至2月22日结束,共计40天。
总体将呈现四个特征
群众出行意愿强烈
受春节假期延长等因素影响,广大群众回家过年、出游娱乐意愿明显提升;春节期间各地纷纷出台提振文旅消费政策措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跨区域流动客流量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客流高峰相对分散,每个高峰持续时间较长。
客流增长导致运营压力增大
春运期间,公路、铁路、民航等春运客流量都将明显增长,高速公路通行总车流量可能将持续创新高,探亲流、学生流、旅游流、务工流叠加,对运力供给带来较大考验。客流结构上看,自驾、包车出行客流占总客流的比重会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车流量高位运行的时段拉长,通行压力较往年增大。
安全生产防范面临风险挑战
春运期间,寒潮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易发、频发、广发,各类生产经营建设活动进入旺季高峰。加之,春运时间跨度大、运输任务重、社会关注度高,客流在短时间内由“吃不饱”切换到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压力较大,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运输保通保畅难度提升
春运期间,煤电油气等保暖保供能源物资、春播备耕物资、外贸进出口货物、工业原材料以及粮油、肉蛋奶、果蔬、邮政快递等重要生活物资运输需求旺盛,高峰时段客货争抢运输资源矛盾突出,应急运输保障和保通保畅保供任务更加艰巨。
我市春运运力安排情况
针对客流特点,科学合理制定运输方案,调度充足运力,安排好重点地区、热点线路和高峰时段的运力,春运期间,全市道路运输计划投放省、市、县际线路班车648辆,客运包车885辆,公交车3606辆,出租车4951辆,网约车9228辆;潍坊火车站、高铁北站客运列车图定计划运行141对,临时客车适时运行;潍坊机场计划起降340架次,6万客位。整体运力充足,能够满足旅客出行需要。
安全 是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全面强化安全监管,全力打造“平安便捷春运”。
公安部门会同交通运输、气象等部门,提前研判易堵路段,及时发布道路交通安全预警信息,做好疏堵保畅、应急处置等工作,引导群众合理出行。压实道路交通安全管控责任,对“三超一疲劳”、货车违法载客、拖拉机违法载人、酒后驾驶等重点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全力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合理调整警力投入和勤务部署,维护好枢纽场站、安检现场等重点区域的治安和交通秩序。
铁路部门严格落实铁路系统春运保障相关措施,做好铁路设备维护、线路巡检、清雪除冰等工作,确保铁路运输顺畅。进一步细化冬季保障措施,严格遵守各项作业规程,加强旅客乘降组织,禁止旅客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车,保障旅客和货物运输安全。
民航、机场单位严格依法依规运行、严格按手册程序办事,确保安全保障能力与生产运行动态匹配。加强机场等公共区域的巡逻管控,确保地面保障维护巡检细致,重大机械故障排查到位。加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提高空管运行效率,提高航班正点率,做好突发情况应急准备,严把危险品运输关口,确保飞行安全、地面安全、空防安全。
海事管理机构监督船舶海上航行作业安全,依法打击船舶超员超载行为,严厉打击不具备危化品资质的船舶运输或夹带危化品等违规行为,严防发生各类重特大海上交通事故。加强船舶安全配员、各类证件资料、货物积配载情况检查,严禁超载超重超航区超抗风级冒险航行。
服务 是交通运输的本质特征和价值体现。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从细微着眼、从点滴做起,不断提升服务品质,让旅客出行感受更加温暖舒心。
提高候乘舒适度、便捷度。车站、机场等客运枢纽加强环境整治,增设服务台和流动岗,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切实提高环境卫生水平。通过增加售票窗口、增设自助终端、延长售票时间,以及推广应用线上购票、电子客票、自动验票、自助值机、团体票网上预订等数字化服务,方便旅客购票出行。
突出服务重点群体。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等重点场所要保障特殊群体权益和需求,协助“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轮椅、信息查询、智能支付、行李搬运、乘降引导等服务,为有需要的旅客开辟“绿色通道”。严格落实军人、消防救援人员、英烈遗属出行依法优先优待政策。
精准实施志愿服务。按照“预招储备、因需而动,因地制宜、大站为主,精简岗位、优化服务,加强培训、安全第一”和“谁使用、谁管理、谁保障”原则,积极稳妥开展春运志愿服务,精准确定岗位,重点围绕咨询指引、票务协助、智能工具应用、行李托运等实际需求,加强规范管理,切实发挥好志愿者一线服务作用,推广重点群体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提升出行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