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提早谋划强化供热保障能力 供热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2024-11-11 16:18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73757)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11月11日讯(记者 郎韬) 11月11日上午,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铁柱,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炳利,市城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戚玉玺,介绍我市今冬供热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城市供热是冬季最大的民生,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群众冷暖。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一季供暖、全年准备”,聚力夯实供热运行保障,扎实开展供热设施“冬病夏治”,不断提升供热服务质量,全力做好今冬供热准备工作。

一、城区供热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提早谋划,强化供热保障能力。我们组织潍坊发电厂、恒安热电厂和新方热电厂,完成了机组和供热首站消缺维护,推动市热力、中电万潍、五岳热力分别完成锅炉提升改造,中心城区供热能力达到2826兆瓦,能够有效满足城区供热需求。今年新建高温水主管道11公里,建成东风街跨白浪河热网联通工程,配套建设小区换热站30座,新增上网面积289万平方米,城区热网运行更加高效,集中供热覆盖率达到90%。

二是冬病夏治,补齐供热链条短板。我们充分利用非采暖季间隙,组织供热企业对中心城区7处热源厂、700余公里热网、1500多座换热站进行全面检修,通过查风险、排隐患,确保供热设施设备运行良好。同时,今年我们在城区推行了非采暖季供热管网、设备设施满水带压保养,减少了设备内腐蚀,保障了供热系统常年“健康在线”。对建成年代早、设备老化严重、群众投诉集中的35个老旧小区供热设施,组织供热企业自筹资金更新改造,惠及1.3万户居民。供热开始前,我们开展了“品质市政 幸福民生”“供热服务进社区”等系列活动,把供热企业营业厅搬到小区,宣传用热知识,现场解决居民供热问题,持续提升居民供热满意度。

三是多措并举,推动服务提档升级。今年我们制定了潍坊市《城镇居民供热服务规范》,督促供热企业完善服务体系,规范供热办事流程。为提高市民供热缴费、咨询、开通、报停等业务便利度,组织供热企业打造了一站式客服大厅,开通公众号、APP、微信群等网上受理群众诉求渠道,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推动供热业务办理更加便捷高效。组织供热企业配备了客服热线73部,实行一号多机,配置热线座席115个,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接听群众热线无断档。对市民反映的供热诉求,我们推行“5分钟工作法”,要求供热企业5分钟内完成首次对接,在规定时间内安排人员现场查看解决,尽快解决居民反映的供热诉求。

四是智慧赋能,供热监管更加精准。在前期建成“市—区—企业”两级监管、三级联动的智慧监管体系基础上,我们充分利用智慧供热管理平台和1.6万台室温采集装置,实现了对供热运行数据的动态采集、科学监测和智慧分析。同时,我们打通了智慧供热平台与12345热线的共享渠道,实时掌握供热设施运行和户内温度情况,对各区、各供热企业供热投诉实行日通报,督促供热企业及时上门维修或给予指导,切实解决住户遇到的供热问题。

二、今冬供热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

一方面,能源保供仍然压力较大。近年来,燃煤价格居高不下,预计采暖季煤炭价格会持续处在高位,能源价格的高位运行导致综合供热成本持续上涨,为供热能源保供带来了较大压力。

另一方面,极寒天气保障能力相对不足。中心城区现有热源虽然能满足正常天气下供热需求,但若出现连续极寒天气(室外最低气温-13℃以下)情况时,热源供给相对紧张。虽然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冬明春我市气温整体偏暖,但出现低温、极寒天气的可能性很大,将给冬季供热造成较大压力。

三、今冬供热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一是提早储备供热能源。本年度热费收取已接近尾声,各供热企业克服困难、筹集资金,提前进行热煤购储。目前,中心城区热源企业已签订长协煤合同105万吨,现场储煤38万吨,供暖开始前储量将达到30天用量要求。同时,组织城燃企业加强协调沟通,签订冬季民生用气合同,严格落实压非保民预案,确保民生用气不受影响。

二是有序推进供热系统调试。根据《潍坊市供热条例》,城区供热系统提前5天低温运行。前期我们组织供热企业,全面细致开展各项准备工作。目前,居住小区供热系统已完成打压调试,物资储备全部落实到位;热源、热网、换热站到用户的全链条、全流程“临战”检修已完成,供热管网正在进行低温运行,供热企业正在进行调试、排气、故障排除等工作,已具备随时开栓供暖的条件。

三是供热运行服务保障到位。我们组织供热企业完成了1100多名供热运行维护人员岗位培训,目前已全部到岗,确保城区供热运维力量到位。督促供热企业安排专人维护网上营业厅、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及时受理解决市民反映的供热诉求。同时,我们立足提升供热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各供热企业全部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演练,配备供热抢修队伍58支、专业人员400余人,应急车辆、抢修设备、抢修队伍随时待命,确保遇有供热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迅速处置。

四、下步强化城市供热服务保障的具体措施

一是持续保障稳定供热。我们将组织热源企业紧盯煤炭市场行情变化,积极拓展燃煤采购渠道,根据生产需求动态调整购煤量,确保现场储煤平均不低于30天需求。同时,加强组织保障,完善市—县—供热企业调度机制,实行供热运行日调度、周总结、月通报制度,确保供热工作科学有序推进。组织供热企业开展常态化巡查巡检,加强重点工艺和关键设备巡线检查,确保运行保障力量到位。

二是不断强化智慧管控。我们将继续发挥智慧供热“千里眼、总抓手”作用,坚持看天供暖、智慧供暖,实行数据集中、资源共享、调度及时的信息化行业管理,实时采集供热运行数据、平衡末端用热负荷需求、管网输送能力和热源生产能力动态监测,督促供热企业及时调整供热参数,保障热源、热网、换热站参数高效联动、有机匹配,确保供热稳定达标。

三是有效解决投诉问题。我们将压实供热企业主体责任,提高群众供热问题处置能力,坚持“未诉先办”,开展延伸服务,协调社区、物业等单位解决居民供热问题。同时,我们将全面推行供热“管家式”服务,组织670余名网格员、站长入驻社区和居住小区,受理解决居民供热问题。对市民通过12345或企业客服热线反映的供热诉求,继续推行5分钟工作法,进一步强化供热诉求处置,实行供热问题跟踪处理、限时到场解决,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提高市民满意度、降低投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