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联动,一场与黄河的“邂逅”亮相潍坊

2023-09-07 17:09 大众报业·半岛网阅读 (108266) 扫描到手机

半岛网97日讯 记者 邹同雪9月7日-10日,“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暨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论坛在潍坊市富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此次活动共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一部分是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论坛。

“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持续打造“河和之契”活动品牌形象,以 2021年度泰安“二龙戏珠”(黄河龙、运河龙、泰山)的视觉形象延续到 2023 年度潍坊“双龙戏水”(黄河龙、运河龙、潍水)的视觉突破,通过选取“龙生九子”(黄河流域 9 省“非遗会客厅”)项目,在实现各文化区域间横向对比的同时,从项目本体出发,辐射区域性文化特征,实现以点带面丰富文化结合的可能性。通过选取黄河流域、大运河流域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非遗项目,由双河流域辐射全国,挖掘黄河、大运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通过中华文化积淀千年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展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续不止的历史文脉。

本次策展主题以黄河流域九省为主,兼顾策展内容的可持续性,聚焦特色城市非遗系统性保护,聚焦传统技艺项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通过黄河在山东入海“河海之间的对话”,以“河和之契”品牌持续赋能山东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展示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艺术魅力。

首次加入发展论坛,彰显学术理论高度。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论坛以“讲好黄河故事,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设置“深入贯彻学习和把握‘两个结合’,推动非遗保护高质量发展”“文化生态保护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黄河重大战略”等10个议题,由沿黄九省区非遗领域专家、学者自选议题,为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道承齐鲁、襟连海岱,作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潍坊是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民间手工艺资源丰富,2项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项、省级99项、市级42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人7名,省级54名、市级353名,非遗项目、传承人数量均居全省前三位,为承办这次活动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保障。

目前,活动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按计划积极推进。